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关于深化全省“公务餐”改革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8-04 16:42:15 作者: 宣城市政协 浏览:519 次
【字体大小:

宁国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国华反映,近期,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近年来,简化公务接待是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中的重中之重。四川、江西、浙江等地相继出台公务接待“扫码用餐”,规定扫码自费吃食堂,不安排、不陪同。其中浙江省公务用餐改革堪称公务接待领域的重大创新,其规定:除特定情况外,全省公务员在市域范围出差统一吃食堂,通过“浙政钉”APP上“公务用餐”应用,找到就近食堂,扫描“公务用餐点”二维码即可付费用餐,无需开具公函。此项改革不但大幅降低公务接待费用,还有效遏制违规吃喝,推动公务接待回归朴素,减轻基层公务接待负担,引领全社会形成廉洁节俭的新风尚。

简化公务接待,深化“公务餐”改革,实质上是事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大文章。

为此,建议:

一、构建全省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码通”便捷管理。推广“扫码用餐”模式,参考浙江省“浙政钉”APP的“公务餐”模块,在我省皖事通平台开发相应模块,整合省、市、县、乡四级机关食堂资源,构建掌上“虚拟大食堂”。公务人员凭电子码在省内任一指定食堂扫码就餐,简化审批流程,取消纸质公函,减少陪同需求。统一支付与结算系统,建立跨区域结算机制,由省属国资公司统一管理餐费专用账户,实现各级食堂费用自动对账,减少人工操作疏漏。

二、规范标准与场所,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统一用餐标准,制定分区域、分场景的公务餐费用标准(如乡镇10元/餐、市县级15元/餐),严禁超标准接待。如浙江省通过限定早餐20元、中晚餐各40元的标准,有效遏制铺张浪费。明确用餐场所范围,除招商引资、会议培训等特殊场景外,所有日常公务活动统一在机关食堂或定点合作餐馆用餐。对偏远地区,可借鉴浙江省“廉政灶”模式,增设村级固定用餐点,解决交通不便干部的用餐难题。

三、建立智慧监督体系,防范廉政风险。加强动态数据监测,打通财政报销、差旅管理、三资监管等系统,设置“违规用餐”“异地扫码异常”等预警模型。例如,浙江省衢州市通过6类预警模型,实时监测“付少吃多”“虚假定位”等行为。强化纪检协同监督,将公务餐数据纳入纪委监委日常监督范围,定期抽查后台记录与报销凭证的匹配性,严查“吃空函”“虚增人员”等违规行为。

四、聚焦基层减负,优化干部作风。减少陪同与接待负担,推行“不安排、不陪同”原则,基层干部无需协调餐饮场所或垫付餐费,将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通过公开透明的用餐记录和费用支出,树立政府廉洁形象,提升群众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