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深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依托县域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要抓手,以数实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电商产业“接二连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山区小县“小网商成就大产业”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14年,绩溪县获批商务部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后多年,绩溪县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电商产业发展,荣获省级农村电商工作先进县,县绿色食品产业园获评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县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目前,全县已集聚电商企业540余家,其中重点电商企业34家,亿元以上电商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2家。2024年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8.32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96亿元,同比增长21.15%(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全年实现快递业务量2488.24万件,同比增长49.69%,增速居全市第1;创成全市首家国家级直播电商中心、首家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企业;荣登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榜单第50位,居全省第3、全市第1。主要做法有:
一是聚焦“平台化+便利化”,畅通发展新链条。搭建杭绩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大厦、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产业园等发展平台,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兑现奖补资金,运营绩溪县食品产业电商直播中心,推动农村电商产业链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聚焦“特色化+融合化”,培育电商新生态。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线上交易中心、智造分装中心、集散配送中心发展目标,支持龙头电商企业建设分装加工车间,拓展种植养殖基地,强力推进电商产业“接二连一”全产业链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渠道。
三是聚焦“多元化+品牌化”,促进消费新增长。支持乡村“村播”“厂播”将徽菜、徽式糕点、非遗文化等资源有机融入电商直播,创新农村电商直播新场景,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新增长点,推动“资源变资本”,做大直播经济。坚持人才引育并重,发挥徽州学校职业教育优势,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加大对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积极引进电商高端人才,夯实人才支撑。
电子商务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面向“十五五”,建议在全市推广绩溪经验,以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小切口”撬动全市经济“大发展”为目标,聚力推动电商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商、农业电商、第三方电商,创新发展业态,不断激活新动能,为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制定电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电商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落实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等方式,加强对电商企业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助力电商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借鉴长三角(宣城)快递物流中心、汇五电商物流产业园等规划建设运营经验,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建设运营快递产业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降低电商企业仓储、经营成本,提升配送时效。引导快递企业整合人员、车辆、场地资源,开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业务模式,鼓励企业引入智能化物流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持续提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聚力产业协同转型,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以梯度培育中小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头部电商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带动中小电商企业接入其分装加工、云仓体系,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数字化改造补贴力度,加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宣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为企业提供报关、结汇、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引导全市纺织、卫浴、食品等行业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四是深化区域合作创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支持市网商协会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长三角电商合作,加入长三角电商产业联盟,促进成员企业间资源共享、产业互补、项目联动,避免同质化竞争。鼓励企业应用区块链、AI等技术优化产销匹配,创新“电商+旅游”“直播+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变革升级。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宣传推广,借助互联网渠道全力打造“宣上品”等区域公共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