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履职献良策,共谋发展谱新篇。1月11日下午,参加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分成四个界别联组,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继续展开讨论。
各个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委员们聚焦发展、关注民生,结合各界别、各领域工作实际和调研成果,贡献“金点子”、发出“好声音”。
长三角一体化是宣城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如何更好抢抓机遇,委员们有思考、有话说。“我认为,我们与沪苏浙的差距,更多是思想上的差距。”工商联界别李建平如是说道。他建议,要在产业政策的运用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沪苏浙等高对接,同时加强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成果在宣转化落地。另外,要提高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提高工作实效。
经济企业界别委员陈诚就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打通靠前服务通道,搭建更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促进信息共享和渠道互通,积极促成银团贷款和项目融资深入合作。在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可联动属地银行机构,听取招商环境评估、风险可行性分析等专业意见。
民盟民建界别委员谢欣身处教育战线,格外关注教育强市建设。就提高优质教育供给,她建议,要立足当下学校建设实际,动态优化学区划分,疏导热点学校生源向周边分流,实现学位供需相对均衡。可以根据生源情况,适当逐步拆并一部分老破小校园,停用校园可改建为托育机构、社区老年中心等。她还就职业教育提出完善贯通衔接的职业学校体系的建议。
“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不容忽视。”民族宗教界别委员钟晓晋建议,要加快推进乡村养老事业,整合利用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资源,开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点,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学科,在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支援基层,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
针对家政服务“不好找”“不放心”“不满意”问题,工会界别委员王菲建议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要加大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广“一人一证”持证上岗,规范信用评级,制定并推广全市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推动家政进社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聚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宣城国际陆港能级、集中连片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为返宣青年人才提供更优惠的场地降低创业成本……一条条建议,都凝聚了委员们的智慧,展现了政协的担当。委员们纷纷表示,立足新征程,将始终与党委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状态一起向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