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总结去年鳌峰、水阳两个试点工作室开展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准备在水东镇和宣城高新区试点成立委员联络工作室。届时,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均有试点,将极大方便委员开展各类履职活动。”
“加强市县政协上下联动,一方面要解决‘一人一委’人手不足的问题,更要注重机制建立,建议每届召开1至2次专委会对口联系会议,这样也符合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
4月24日,宣城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省政协召开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作为”政协工作座谈会精神,聚焦加强基层政协协商平台建设、健全市县政协协商联动机制、打造政协工作特色品牌等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研讨交流。
“2018年以来,我们探索搭建了‘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市长、委员知情明政恳谈会’高层协商新平台;民主监督工作经历了由‘部门聘任’到‘政协委派’、由‘单位委派’到‘专题委派’、由‘专题委派’到‘主题委派’的发展历程,使政协‘柔性监督’取得‘刚性效果’。”广德市政协主席周凤月着重介绍了两个特色工作。
“出台了《政协委员履行社会责任分值评定实施办法》,在政协全会上对上一年度的委员履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表彰,将委员履职成绩通报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并作为评先评优、推荐留任新一届政协委员的重要依据。”宁国市政协主席饶培康坦言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同时介绍了委员工作室取得的成效,“去年各委员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40批次300余人,收集并反映意见建议7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
“2017年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累计300余次,委员参与率95%以上。”泾县政协主席郑光明深入剖析了委员“三进”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就进一步提质增效提出了设想,“将委员‘三进’活动纳入委员履职考核和常委述职内容,大力宣传、表彰涌现出的优秀委员,引导广大委员以“三进”活动为抓手履职尽责。”
“建立‘委员联络工作室’,进一步促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组织委员到基层单位开展‘接地气’的协商活动,推进城乡协商共治。”“目前建立了岭南、岭北、岭中、县直4个‘委员之家’,采取小课题开展基层协商。”“设立了两个基层委员工作室,让协商走进基层。”……宣州区、郎溪县、绩溪县、旌德县的政协工作也各具特色,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积极探索、创新履职,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宣城市政协向省政协对标看齐,主动作为,持续创新。宣城市委常委会批准今年实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6项协商议题;政协自我加压,创新建立月度协商会制度,从4月份开始,全年共8次,由各专委会承办,深化“专委会+界别”协商模式。
“要把提案办理的过程变成了解基层情况和民情民意、解决群众期盼的过程,成为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月7日,宣城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市委书记陶方启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委常委会研究提案工作,这在宣城市是首次,旨在将工作机制打造得更加成熟定型。
“创新开展‘提问+点评’常委述职,不仅让政协常委们互相交流了工作,也让他们找到了差距和不足。”4月16日,在宣城市政协四届二十三次常委会上首次开展常委述职,5位常委作口头述职,其他常委随即提问,政协主席逐一点评。5位常委既严肃认真地报告了履职情况,也生动务实地交流了工作体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委员作业”。全体常委都提交了述职报告,市委组织部、统战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述职。
“各县市区政协不断加强工作实践和探索,打造履职品牌,初步形成‘一县一特色’。”宣城市政协主席张平充分肯定各县市区政协创新实践和特色做法,就新形势下提供双向发力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强化一线意识、中心意识、联动意识,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采取‘课题+’的形式,探索和完善上下联系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履职整体合力,放大政协工作效应,为助力稳增长促攻坚保稳定,夺取‘双胜利’,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
(汪润泽、张建俊 刊于2020年4月27日江淮时报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