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政协委员:
冲锋在一线,与疫情赛跑
政协有倡议,委员有行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郎溪县广大政协委员纷纷响应,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扛起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治责任,为助力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倾情献力。
王维平委员
冲锋在一线,与疫情赛跑
县政协委员、飞鲤镇卫生院中医馆馆长王维平,从1月25日下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信守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舍小我,顾大局,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没有休息一天,始终冲锋在一线,深入全镇12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协同做好湖北武汉返乡人员防疫宣传、体温检测、登记建档等工作,以模范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委员风采,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不忘服务人民初心、践行守护健康使命的情怀。
王维平深入村组农户宣传防疫有关政策和知识
王维平与爱人请缨到十字高速路口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罗业斌委员
深入走访摸排,带头开展防控
县政协委员、建平镇祥兴社区党委书记罗业斌,在疫情防控期间,身先士卒,带领社区一班人深入辖区全面走访摸排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及与武汉返乡人员有密切接触人员,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有关政策和知识,联合社区片警关停KTV、麻将馆、宾馆等休闲娱乐场所,积极解决辖区居民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书写委员的履职答卷,彰显了一名社区领头雁的责任与担当。
罗业斌与社区片警一道关停辖区休闲娱乐场所
罗业斌联系蓝天救援队对所辖小区进行消毒
宣城民革:
战“役”中的民革突击队
“爸爸,你要早点回来哦!”出门时,女儿乖巧地叮嘱道。“嗯,知道了!”唐曾贵一边回答女儿,一边急匆匆地穿好鞋就出了门。可是,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却至今没能兑现。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发的疫情变得有些忙碌,在泾县这个皖南小县城也不能幸免。在尽量不外出的情况下,民革安徽省宣城市第七支部迅速行动,积极应对,上下一心,并肩战斗,组成了一支民革战“疫”突击队,全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中,构筑了一道防治疫情的医疗坚固防线,彰显了民革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1月24日大年三十,民革宣城市第七支部主委、泾县东方医院院长唐曾贵依然坚守在岗位。距离1月23日武汉封城仅仅间隔一天,泾县有很多从武汉返乡人员,唐曾贵亲自检查医院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运转情况,再三叮嘱如果有发热病人就诊,每个人都免费提供一个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医生全部二级防护,规范流程,加强防护。
1月26日,唐曾贵考虑到泾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刚成立,物资严重匮乏,立即通过省内外多渠道联系,最后在安徽天长采购到10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并连夜安排车辆前往调运,物资运到泾县已是1月27日凌晨3点。27日上午在整理好物资后,唐曾贵迅速将采购的医用口罩及其他物资捐赠给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成为泾县第一个捐赠物资的单位。同时制定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带领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到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中,没有周末没有晚上,日夜奋战。 作为泾县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领导小组成员,唐曾贵除了要做好医院统筹安排外,还积极配合全县的防控工作,坚持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半个多月,每天早上7点从家出门,忙完工作晚上回到家已是半夜。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两个孩子已有18天没看到过爸爸,为此,唐曾贵的心里也满是愧疚。
姚刚随同急救车转送发热病人
支部党员贺燕飞从大年三十开始,主动放弃假期,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的第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医院医务科科长,他积极组织安排全院职工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知识,报名参加县卫健委和院部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防控工作,尽管父亲因脑梗塞卧床在家两年多,贺燕飞始终坚持在一线,春节也没有回家看望。
“病人需要,我就在!”和所有发热门诊医生一样,这是贺燕飞最常说的话。“来就诊的发热门诊病人,除了治病问医以外,更多的是恐惧心,害怕自己是新冠肺炎。特别是老年人,抵抗力弱,恐惧心也会更大。”贺燕飞说。面对这种情况,他总是耐心地问询情况和检查,并给予专业的判断。
贺燕飞在发热门诊检查病人
“医生,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有你们在,我们什么也不怕!”“你们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一句句的感谢,总是让彻夜加班的唐曾贵、姚刚、贺燕飞等充满了身心的幸福和自豪,顿时没有了一夜未休的疲惫。“我们是医生,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已”唐曾贵总是和病人这样说,“而且,我们是民革党员,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就是这样激励着我们心系大众、服务社会,现在是,将来也是!”
宣城九三: 发挥专业优势,坚守防疫一线 正值防疫的重要时期,九三学社宣城基层委委员、宣州区支社主委刘碧泉同志发挥自身医疗卫生专业优势,组织宣城美年大健康的志愿者长期坚守防疫一线,在宣城西高速收费口对入城车辆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仔细询问司乘人员近期活动详情,包括始发地、途径地、是否有与武汉人员接触史等,并认真做好记录,为宣城构建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